智慧电梯百科

listImg
2023-09-19

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电梯物联网的优缺点

电梯物联网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梯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它可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电梯行业和社会带来诸多好处。在电梯物联网的建设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电梯物联网也存在一些优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优点:电信运营商拥有强大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可以为电梯物联网提供稳定、高速、低成本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服务。 电信运营商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推动电梯物联网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的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电梯物联网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创新应用。 缺点: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电梯物联网可能导致平台不兼容、互联互通困难的问题,造成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影响电梯物联网的开放性和协同性。 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电梯物联网可能忽视或者削弱其他参与方的作用和需求,如政府、厂商、企业、用户等,造成利益分配不均和协调难度增大。 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电梯物联网可能面临盈利点单一、发展模式不明朗的问题,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仍需探索和创新。  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电梯物联网有其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参与方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电梯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listImg
2023-09-18

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的作用

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梯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的一种服务。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电梯的安全性。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如速度、温度、震动、故障等,及时发现和报警异常情况,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可以通过智能分析,预测电梯的故障趋势和维保需求,实现按需维保,提高电梯的可靠性和寿命。 提高电梯的效率。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可以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如乘客流量、乘客行为、乘客需求等,优化电梯的调度策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耗能。同时,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可以通过智能识别,实现电梯的自动识别和控制,如人脸识别、语音控制、手机控制等,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提高电梯的管理水平。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可以为电梯的生产、安装、使用、维保、检验等各个环节提供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电梯信息的透明化、标准化和可追溯性。 电梯物联网数据服务可以为政府、维保公司、梯厂、物业等多个主体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助力电梯行业实现协同管理和创新发展。 

listImg
2023-09-15

广州市可以关注哪些电梯物联网

广州市是全国最早安装电梯的城市之一,也是电梯数量和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电梯总量达到15.45万台,居全国第四位。为了加强电梯的安全监管和服务水平,广州市积极推进电梯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已有多个电梯物联网项目在广州市落地或试点。 广州市电梯智慧监管试点:2021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同意广州市开展电梯智慧监管试点,旨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梯的实时监测、远程诊断、智能预警、精准维保等功能,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和管理效率。该试点将涉及约1.5万台电梯,覆盖广州市11个区的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助力电梯物联网落地应用。通过在轿厢内部署智能监测终端设备-电梯黑匣子,无需外接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况,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手机APP和PC端实现维保工单的自动生成、派发、接单、执行、确认等流程的无纸化管理,并生成维保记录和报表。短信、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实现故障报警和应急呼叫,并支持在线救援和视频通话。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对电梯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故障预警、安全评估等,并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和报告输出。

listImg
2023-09-14

如何实现电梯物联网+维保

电梯物联网+维保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电梯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提高电梯的安全性、效率和附加值,同时改变传统的电梯维保模式,实现按需维保、全包维保等新型维保服务。电梯物联网+维保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给电梯安装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智能屏幕、AI摄像头、边缘网关等,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乘客信息等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协议(如NB-IoT、4G、2G、Wi-Fi等)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平台。 第二步:在云端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电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处理,实现电梯故障的预判和预警,优化电梯的调度策略和运行模式,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和互动功能。 第三步:通过网络平台或移动端应用,向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提供电梯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数据分析、报警通知等功能,实现对电梯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务。 第四步:根据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维保需求,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和方案,实现按需维保或全包维保,提高维保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保成本和风险。  电梯物联网+维保可以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为使用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listImg
2023-09-14

电梯物联网发展历程有哪些成功经验

电梯物联网的发展早在2010年已经开始,经过1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磁铁感应、笨拙的电梯随行电缆通讯、取巧的RFID卡,到后来的外挂感知的电梯传感器,到再后来用黑匣子从电梯控制系统读取实时运行数据、各种无线通讯协议(设备)、各种APP二维码、NBioT/4G/2G/Wifi齐上阵,乃至于集大成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电梯等等。 技术创新:电梯物联网需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应用等方面的难题,提高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和智能性。例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远距离智能呼梯、乘客身份自动识别、智能楼层指令登记等功能;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就近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等。 政策支持:电梯物联网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资助,推动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促进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意见》和《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等文件,明确了电梯物联网的技术要求和责任主体;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推进电梯按需维保、推广全包维保等措施,改革了电梯维保模式和监管方式。  商业模式:电梯物联网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通过产业联盟、大数据价值开发、降本增效等方式,拓展盈利点和增值服务;通过“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实现风险预防和转移;通过“平台+硬件+软件”的模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申请试用 联系电话

134-6668-2873

微信
二维码